台灣政府
總理專欄
蔡吉源
何瑞元頻道
聯合國憲章第73條
法理學院
正名制憲
解殖自治
台灣建國
台湾護國神社
台灣關係法
稅費減半
法理學院
彰化二水
正名制憲
台灣關係法
政治實體
驅逐中華民國
解殖自治
台灣建國
台湾護國神社
2007年10月8日 星期一
八德市
1741年,所謂之「八塊厝」分別為「莊頭」、「莊尾」、「稻埕頭」、「連城」、「舊城」、「城外」、「公館」、「租倉」,其詳細地址多已無法確定,僅知「莊頭」在今八德國小之西,為唐山旺所建;「莊尾」在莊頭之北,三元宮之西;「連城」乃邱、廖二姓所居,為兩幢堡壘型相連之房屋,今村北長興路上尚有連城橋之名,茄苳溪經此一段稱連城溪;「城外」即今農會旁;「租倉」乃納儲租穀之倉庫為鄭姓所居,以上五處連同稻埕頭均在興仁里內;另外「公館」為官倉之所在,於「更寮腳」底,即今瑞豐、瑞祥、瑞德里交接處;「舊城」在「崙仔」邊,於今之福興里。
1745年閩、粵移民自南部北移至此,居住下來的有八姓,即謝、蕭、邱、呂、賴、黃、吳、李姓,每姓各築一屋,故得「八塊厝」之名。1936年改名『八德』。而後經多次行政區域改革,於1995年正式升格為八德市。
1745年閩、粵移民自南部北移至此,居住下來的有八姓,即謝、蕭、邱、呂、賴、黃、吳、李姓,每姓各築一屋,故得「八塊厝」之名。1936年改名『八德』。而後經多次行政區域改革,於1995年正式升格為八德市。
訂閱:
意見 (Atom)